你是不是见过修理汽车成本比保险成本还低的状况?一位朋友拥有一辆2012年的凯美瑞,去年的保险成本为4200元。近期,他在倒车时不小心蹭掉了一块漆,4S店的修理价格仅为800元,而车贩子收车的价格仅为5万元。这让他不禁感叹:“早了解就不买车损险了,这笔钱足够修理五年了!”现在,愈加多的老司机开始选择退保车损险,背后隐藏着保险公司不愿明说的高回报套路。

新车用户不要笑得太早。一位刚提了比亚迪汉EV的用户,车损险一年需支付6800元,销售信誓旦旦地表示“激光雷达修一次就回本”。然而,上周这辆车被电动车刮花车门,定损员一句“外观件不赔”让用户大失所望。更让人无奈的是,特斯拉Model Y的用户也抱怨:“电池磕碰直接拒保,车损险形同虚设?”保险公司口头上强调“科技普惠”,事实上却在免责条约上做文章,条约之多堪比新华字典。

然而,有三类用户目前退保绝对合算。第一是十年以上的“古董车”,保险公司虽然声称按比率赔偿,但实质出事时总是能赖则赖。比如,河北的一位帕萨特用户去年被冰雹砸穿天窗,定损时被告知“汽车年限超限只赔30%”,气得他当场撕毁保单。第二是五菱宏光这种工具车,小刮蹭的钣金喷漆成本只需要三百元,但出险一次第二年的保费却会增加五百元,这笔账显然不合算。最后是停在地库里极少用的备用车,每年平均行驶里程不到两千公里,购买全险无异于为保险公司贡献年终奖。

然而,有两类人目前退保则会面临巨大风险。第一是贷款购买BBA等豪华品牌的用户,银行早已将有关条约研究透彻:车贷未还清前退车损险?绿本扣押加罚息套餐将立即启动。第二是暴雨频发区域的用户,广东去年水淹车理赔金额超越2.3亿元,发动机大修成本高达八万元,此时没车损险的用户只能在天台上排队等待。

精算师私下透露,车损险早已不再是单纯的保障工具,而是精确的收割机。以25万元的雅阁为例,假如三年内不出险,保费可以从4200元降至2300元,但修个灯却需要2.8万元——保险公司赌的是用户不敢频繁出险,而用户则期望即便出险也不会太贵。在这场对赌游戏中,真的稳赚不赔的只有保险企业的精算部门。下次续保前,建议先查询修理记录,假如去年只补过两次漆,可以考虑退保,省下的钱足够加半年的油。